學位別 | 入學學期 | 招生名額 |
學士 | 第一學期 (9月入學) | 10 |
申請規定 | ||
授課語言 | 全中文授課 | |
共通語言能力門檻 |
中文能力證明須符合 CEFR基礎級A2 (含)以上
-- 前一學位為中文授課之申請者免繳 ( 需提供證明 ) |
|
系所建議語言能力 | 需繳交中文能力證明 | |
中文 |
-- 母語為中文之申請者免繳 ( 需提供中文背景自述信 )
-- 前一學位為中文授課之申請者免繳 ( 需提供證明 ) |
|
英文 | 無 | |
申請所需文件 | ||
系所要求文件 | ||
口 / 面試 | 無 | |
筆試 | 無 | |
其他說明 | 無 |
系所資訊 | |
系所簡介 | 本系成立之時間可追溯至民國17年日據時代之台北帝國大學農業經濟講座。民國39年,隨著日據時代結束,原帝國大學改為國立臺灣大學,同時成立農學院並設立農業經濟學系,迄今已有90年歷史。民國49年為因應我國農業發展所需,乃成立農村社會經濟研究所,培育碩士班研究生。民國59年改為更專業化之農業經濟研究所,並進一步於民國76年成立博士班,培育高級農業經濟人才。至此,本系已然成為農業經濟領域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單位。 本系設立的宗旨以培養我國高級農業經濟人才,配合國家現代化農業建設,並以追求世界一流之教學與研究水準,提升我國農業經濟學術地位為其發展目標。本系以農業產業發展與農企業經營管理、資源與環境經濟及農業政策研究作為未來發展之三大重點,改進教學與研究,以培育出協助我國農業轉型,提昇農業競爭力之優秀人才,落實「全球視野、在地思維」的理念。 本系目前為我國唯一的農業經濟學系,大學部與碩士班之教學方向以充實經濟、會計、統計、農業與環境資源、農產運銷及農業政策的基本知識,並增強其閱讀能力之素養,俾使學生畢業後至社會各部門,能隨時吸收新的知識,以適應社會的需要。就研究方向而言,根據系上教授之研究領域及專長,大致可以區分為「農業政策、制度與法規」、「農產運銷、貿易與消費」、「生產與管理經濟」及「資源與環境經濟」等四大研究領域,與我國當前的農業經濟問題環環相扣,作育農業經濟優秀人才,為我國農業政策研究及農業發展之重要智庫。 |
課程規劃 | 畢業應修最低學分數為128學分,包括共同必修課程12學分、通識教育課程18學分、系訂必修課程72學分、系訂必選修課程9學分及選修課程17學分。 共同必修:國文領域、外文領域、體育、服務學習 系核心課程:農業經濟概論、經濟學原理上、經濟學原理下、統計學上、統計學下、個體經濟學甲上、個體經濟學甲下、總體經濟學甲上、總體經濟學甲下、農企業管理學、農產運銷學、農產價格、農業金融、自然資源經濟學、農業法規甲、農業發展、農業政策、農業經濟問題討論一及二、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 政策、制度與法規領域:國際農產貿易一、環境政策導論、中國大陸農業經濟問題、農業政策之理論模型、勞動經濟學、現代農政體驗、農業政策專論 運銷、貿易與消費領域:WTO與台灣農業、農產運銷實務個案研究、計量經濟學一、計量經濟學二、水產消費與行銷、世界貿易組織專題討論上、世界貿易組織專題討論下 生產與管理經濟領域:農業生產經濟學、中國大陸農業經濟問題、產業經濟學、計量經濟學一、計量經濟學二、產業關聯論、勞動經濟學、高等統計學一、高等統計學二、線型規劃、作業研究一、畜產經營管理 資源與環境經濟 領域:環境政策導論、中國大陸農業經濟問題、世界貿易組織專題討論上、世界貿易組織專題討論下、全球環境與資源安全、氣候變遷衝擊與因應、農業資源經濟學 |
畢業生未來發展 | 本系計畫在未來成立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研究室、大陸農業經濟研究室、農業政策研究室等,以便配合時代需要,全面提升農業經濟之教學與研究水準。同時加強學術合作,與國外名校交換學生及教授,參與國際性研究計畫,支援開發中國家之農業援外計畫,以及舉辦國際農業經濟會議,以提升我國農業經濟學術在國際上的地位。 |
網址 | www.agec.ntu.edu.tw/?locale=zh_tw |
聯絡資訊 |
行政人員
|